意識和思想的關係,就如同這幅畫中,白紙與線條的關係。人們總是認為線條是畫中的主角,線條呈現的是圖畫的所有意含,正如同人們認為一個人的思想代表了一個人的內在,思想就是一個人的價值與意識的全部,這樣的觀點在西方世界是尤其倍受認同的。
意識和思想的關係,就如同這幅畫中,白紙與線條的關係。人們總是認為線條是畫中的主角,線條呈現的是圖畫的所有意含,正如同人們認為一個人的思想代表了一個人的內在,思想就是一個人的價值與意識的全部,這樣的觀點在西方世界是尤其倍受認同的。
靜心的時候、心無雜念的時候、全然投入的時候、放下思緒執念的時候,「我」的感覺會消失,因為「我」的界定來自於頭腦觀念。頭腦放下了,「我」也就消失了。這就是佛陀告訴人們要放下執念原因,放下念頭,「我」就會消失,一個人就會進入無我的狀態,也就是「空」的狀態。
你是誰?這世界上所有的觀念不斷地在告訴你你是誰,但是你真的了解你是誰嗎?你知道你是一個人,你也知道你是在某某公司上班的某某職員、或是老師、或是學生、或是老闆,你知道你有多少年收入,你知道你的喜好,也知道你擅長什麼。但是,這些都是「關於你」,他們並不是你,這些「關於你」是會改變的、也可能會消失的,但是你並沒有因此而不再是你,當你停止工作、轉換職業、改變嗜好、學習新的技能或不再使用技能,年收入增加或減少,仍舊有一個不變的你─那就是你的本質。
人們的生活其實被各種無數的念頭所掌握著,念頭來自於思緒,當相似的思緒不斷地重複或聚集,則成為了念頭。生活中的大小事情都會帶來各式各樣的念頭,例如當一個人遇到令人難堪的事情時,他可能在當下開始產生了許多自我責備或是責怪他人的想法或思緒,當種種類似這樣的想法不斷地在腦中重複時,人們便開始產生了自我傷害或報復別人的念頭,而這些念頭也立即地帶來自憐或生氣的情緒。當一個人越認同這些念頭,一個人將產生越大的情緒反應。
這就是為什麼每當我們有情緒時,我們應該盡可能的透過靜心來自我覺察。靜心能幫助你避免認同你的念頭,靜心幫助你站在一旁檢視你的情緒是透過哪些念頭而來, 而這些念頭又是從哪些思緒所組成的。透過覺察和靜心,原本與這些念頭認同的那個人,將發現念頭不能代表自己,念頭只是隨著時間流動的思緒,念頭過兩天將會消散,它甚至是沒有意義的。
如果你想找到神,那我告訴你,神不在過去,不在未來,祂只在此時此地出現,如果你找到了祂,你將會被祂的光芒給照亮,你的心會充滿愛與歡愉...不,你本身就會成為那個愛與歡愉。你和神隔著一扇門,開啟這扇門的鑰匙不在神那裡,在你這裡,只要你願意,你隨時可以拿起鑰匙開啟他,讓神穿透你。這鑰匙在那兒呢?在此時此地!
投入於創造性的工作能幫助一個人進入空的狀態。當一個人投入於某項創作的當下,他必須要完全地給出自己,全心全意的活動,達到忘我的地步,這項創作才能發自於內心、忠實於自己的靈魂。而這份忘我也帶給創作者無限的滿足,因為在投入的忘我之中,忘了煩惱、忘了未來、也忘了社會性虛假的自我而真誠的面對自己真實的面目─空,創作的投入是全然在當下的!這也就是為什麼人們喜歡也需要創作,演奏、唱歌、跳舞、繪畫等等,因為創作將人們帶入了當下,找到了即刻的滿足。
我們的生命存在就是奇蹟,回到源頭感受自己的存在,感受「道」的存在。我們來到地球上,看著、聞著、享受著,多少的色彩、多少美味、多少聲音...帶著美感去感受,發現,一切萬有都是神的藝術品。二十世紀藝術大師杜象告訴我們,藝術品的存在,不只是因為藝術品本身的藝術價值,而是觀者帶著藝術性的眼光去看。讓我們帶著美感看著周圍的世界,保持著不評判的欣賞方式,你會發現美無所不在,周圍的人事物無一是醜陋的,而瞬間,你也是「美」的其中之一。
開悟是什麼?開悟就是在深刻地體悟頭腦 (道德、思想、邏輯、執著、觀念、知識、評判、自我...等等) 的無用後,決心活在禪裡,那就是開悟!活在禪裡與活在當下在語言上是有些不同的,活在禪裡必須要放下頭腦,在「空」裡生活,這樣的生活會自然而然的有一種美感─「空而滿足」的美感,這就是「禪」,「禪」這個字在聲音也體現了美感!
生命是無意義的,但一切的無意義才能體現生命的自由。個體的觀念是虛幻的,唯有空無才是意識的本質─而這才能體現生命的神秘與奇蹟。這就是最終的來自彼岸的聲音,這就是「道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