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情緒 (7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  • Jan 04 Wed 2012 20:58
  • 覺知

覺知的人和沉睡的人最大的差別在於,當痛苦產生時,覺知的人會試著去了解讓自己痛苦的思緒是從何而來的。當恐懼、害怕、壓力、憤怒、憂傷等情緒產生時,覺知的人會找到這些情緒的源頭,一旦了解了這些情緒生成的原因,當下這些情緒便放下了。

多數的人則恰恰相反,人們喜好沉浸於情緒當中,深受情緒的控制,他們不會找尋情緒的源頭─也就是那產生情緒的思緒和想法,自然就無法真正的成長。有的人甚至因為環境的關係,無法表達出這些情緒,可是引發這些情緒的根源─腦中的思緒卻無法停止,這就產生了情緒的壓抑,將造成頭腦的另一種混亂,也就是精神疾病的來源。

文章標籤

禪之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你害怕嗎?你畏懼嗎?你是否感覺人生充滿了恐懼?你是否渴望放下所有的畏懼,成為勇敢而自在的人?一個人之所以畏懼,是因為有了太多的自己。你不敢選擇一條別人沒有走過的道路,即便你很渴望,因為你擔心別人對你的看法:上司、同事、社會、家人...。為什麼一個人擔心別人對自己的看法,因為他怕他的自我受傷,他怕別人質疑他的能力,擔心以後將不再被人看重,於是最終只選擇了被社會認可的道路,選擇了妥協,選擇了群眾的掌聲,選擇了毫無生命可言的複製品。

當一個人有越多的自我,越看重自己時,將越擔心自己是否獲利與損失。當他能幫助人們時,他將想到自己是否在某些方面能被滿足;當他能為人們開闢道路時,他先擔心自己的安危,當一個人想著自己越多,恐懼就越多,恐懼越多,自然而然便感覺事情也相對地困難重重。當一個人忘了自己、放下了自我,那麼就不再有恐懼,而一個人再也不擔心未來,也不再需要任何勇氣,他本身就成了無懼而自在的人了!

文章標籤

禪之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情緒的處理一直是很複雜的,而且需要警覺地覺知。情緒的起源來自於思想、來自於觀念,當事件的發生與一個人的觀念與希望相牴觸時,就容易有不滿足的思想和情緒產生。當觀念一改變,情緒就可能隨著舊觀念的放下而離去。因此很多時候,人們去找尋心理醫師,找尋朋友,並不只是表面的情緒宣洩而已,反而更多的時候,透過一來一往的交談與對醫生和朋友的信任,一個人放下了某些既有的觀念與執著,自然而然的,情緒也就消失了。

情緒的最大根源在於思想和觀念,當某些觀念與執著沒有被放下,一個人只能被動地受苦於情緒,直到無法忍受那樣的情緒,人才被迫在那個當下放下執著,但是許多人也只是短暫地放下執著,過沒多久,那份執著又被再度提起,於是乎,人們往往陷入重複的情緒處理模式當中。當有情緒產生時,要走出對某些觀念的執著,否則這些情緒將會一而再再而三的煩擾著你,唯有真正地放下執著,才能真正地走出情緒。

文章標籤

禪之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現代人關心身體的健康,卻往往忽略了頭腦的狀態。很多時候,失眠、頭痛都與頭腦的狀態有密切的關係,但是對於忙碌的現代人而言,卻是對這樣的症狀往往感到既困擾又無可奈何,人們總是認為這些徵兆是來自於身體的虛弱,於是總是以藥物來作為改善之道,卻不知這些症狀的根源是來自於頭腦。

其實失眠與頭痛都是頭腦過度運轉所產生的徵兆,你的身心正在告訴你最近頭腦太過嘈雜,你需要回到寧靜,需要放下你的念頭、需要再度回到當下、放鬆於當下。許多人們在頭痛的過程中,仍舊掛記著工作,那將只會使疲勞的頭腦更加勞累,疼痛更加倍;而也有許多人在失眠的時候,不斷地思索擔心,甚至於擔心自己失眠會導致隔日的無精神,這樣都會使徵狀加劇。頭痛或失眠來臨時,試著到安靜的地方,試著放鬆、試著靜心。慢慢地把一點一滴的煩惱放下、把擔憂放下,再度感受當下,享受存在的喜悅。或許這需要時間,但你終究會發現,當一個人不愉快的時候,所有的事情都是令人擔心的,但是當一個人是完全放鬆的時候,將發現沒有任何一件事情是值得在意的。

文章標籤

禪之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人們在忙碌於工作中的時候,時常也投入於工作產生的那份焦慮中,總是擔心事情無法完成或是事情無法處理地理想,但是很多時候,事情並不需要你如此地憂慮,只是對投入於焦慮心情中的人們時常無法看清。於是,人們無時無刻帶著那份擔心,活在未來的擔憂而無法安適於當下。

當你面對焦慮時,更要給予自己一段時間,哪怕只是三十分鐘,讓自己靜心、處在完全的當下。你會發現即使是不到一小時的靜心,也能幫助你停下無謂的焦慮,當焦慮停止了,將發現絕大多數的事情其實沒那麼糟糕,終究所有的焦慮只是來自於擔憂所產生的偏見而已。三十分鐘的靜心,也會滋養你失衡的身心,當緊繃的肌肉放鬆了、擔憂被放下了、心情開闊了,一個人將能不畏懼地、自在地在工作中享受具有創造力的生命。而你,即使有著忙碌的生活,也能享受一份不一樣的生命品質。

文章標籤

禪之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憤怒的原因,多數與「自我 (ego)」有很大的關係,例如:「你怎麼可以這樣對待我?」、「你怎麼可以這樣批評我?」、「我對你做了這麼多,你怎麼可以用這樣的方式來回報我?」、「你這個什麼東西,怎麼可以對我這樣的態度?」、「你憑什麼要我這樣的人來服務你?」...等等。當一個人在我與對方之間做了區別,提高了「自我」的意識時,彼此間的摩擦就容易產生,彼此的自我將會試圖吞噬對方的自我。這就是為什麼夫妻或家人之間的吵架其實是「自我」之爭。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是另一半心中最重要的人,當一個人認為自己是最重要的 (無論是在誰的心目中),這便是一種自我認同,一旦發現這樣的認同一時之間遭到挑戰時,爭吵便開始了,於是彼此都希望最終是由對方來道歉,因為對方的道歉可以深深的滿足那前一刻被剝奪的自我。通常自我意識越高的人,脾氣越不好,而婆媳問題也出在自我意識高的人的身上。

 

文章標籤

禪之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情緒是非常自然的現象,就如同天氣的變化一樣,有晴天、陰天、雨天、颱風、暴雨等等,沒有人能活在毫無情緒的世界中或永恆的晴天裡。悲傷、難過、生氣等情緒都是真實存在的,他們如同自然界中的暴雨、颳風等等,它們是自然界運作所必須的,也是維持你身心平衡所必需的機制,因此當情緒來臨時,不要試圖壓抑它,就任由它發生、順著它,但是要警醒著!

 

文章標籤

禪之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